新闻中心
News
分类>>中山 挺起制造业当家脊梁 政企同心全力拼经济
中山 挺起制造业当家脊梁 政企同心全力拼经济农历大年初三,全省首趟满载技术人才的返岗专车从广西梧州开进位于南头镇的中山TCL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节后首个工作日,全市各地工厂争相开工,机器的轰鸣声再次响起……新春伊始,中山这座珠江口西岸的制造业名城又马不停蹄地踏上新的。
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一直是中山高质量发展最厚重的底色。数据显示,2023年中山地区生产总值为3850.65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位居全省第四、珠三角第二。在主要经济指标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7.3%,增速全省第二乐鱼app、珠三角第一,尤为亮眼。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中山下好整盘棋的重要举措。此前召开的中山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打造中山现代产业集群“新十大舰队”,大力推动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体系,奋力跑出新型工业化建设加速度。
中山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在此奋力拼搏、勇立潮头,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市共登记注册各类经营主体突破63万家,大中小微企业总量近26万家,工业企业约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66家,超50亿元企业10家,亿元企业1023家,先后涌现出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世界“灯塔工厂”、数字化智能化工厂企业。
随着近年来中山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在多个领域涌现出主引擎和火车头,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明阳智能”)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国内领先、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慧能源集团,业务涵盖风、光、储、氢等清洁能源开发运营、高端装备的研发与制造以及工程技术服务领域,位居中国企业500强和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前列,成为中山制造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和闪亮名片。
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企业不变的主题。近年来,明阳智能在全球布局了“一总部、五中心”的研发创新平台,拥有2000余名科技人才,同时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能源局海上风电装备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除了行业巨头,中山亦有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在所属行业深度探索,在细分领域独树一帜。走进位于火炬开发区的中山广盛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盛运动”)直播间,一件件纯钛厨具正通过主播的介绍卖往全国各地,这家1990年起就扎根在中山的制造企业,从一开始做高尔夫球具代加工起家,到后面开发自主产品、运营自主品牌,走出了一条“双轮驱动”的转型之路。
“公司生产的高尔夫球具占全球制造量的30%以上,在这个行业我们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了。但是总是给别人做代加工有点不甘心,后面我们又成立了子公司,充分运用自身掌握的技术优势,很快研发出系列多元化产品。”广盛运动负责人冯犇表示,得益于中山完善的产业链以及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红利,他们的转型之路走得信心十足。
为了让制造业焕发新的活力,当前,中山正以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重塑产业空间,以中山“新十大舰队”(以、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四大产业为引领,联动高端装备、光电化学、灯饰照明、美居、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时尚等产业集群)重构产业格局,大力推动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和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招商引资实现重大项目突破。
产业要发展,空间要保障。在制造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山此前一直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产业空间受限的困境。2022年以来,中山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没有回头路的决心,在全市打响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攻坚战(以下简称“工改”),坚持以“工改”带动土地连片收储,为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提供空间要素保障。
走进位于神湾镇外沙村的工业集聚区“工改”腾挪园,一期建成的五栋现代化工业厂房和生活区的公寓大楼有序排列。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零散且利用效率不高的闲置用地,放眼尽是锌铁棚厂。
自中山市启动“工改”以来,外沙村提前谋划,规划建设外沙村工业集聚区“工改”腾挪园项目,创新采用“先引凤再筑巢”的订单式租赁改造模式,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厂房。项目一期投入使用以来,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0年度的350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750万元。
“大家信心更足,干劲也更足了。”宏信鞋材是去年年底在园区完成入驻的企业,该公司行政主任黄丽娟说道,从旧厂房搬进新园区,该企业借此扩大生产线、引入自动化设备,让生产线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以前我们做鞋底、鞋垫,今年3月份会正式投产首批成品鞋”。
两年来,像外沙村一样因“工改”实现蝶变的案例不在少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中山已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过3.3万亩,完成规划报建建筑面积超过2461万平方米、施工报建超过1768万平方米、规划验收超过400万平方米;新招引企业258家、服务本土企业357家。2024年,中山定下了确保1.7万亩、力争2万亩的低效工业用地拆除整理任务。
此外,中山还通过一手抓“工改”一手抓招商,系统谋划将制造业发展蓝图变为实景图。在2023年签约项目投资额近1200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全年招商引资超1300亿元”的新目标。
“希望企业家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政企同心撑起中山高质量发展的蓝天。中山一定会坚定不移、久久为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如既往、更加无私高效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在2024年中山期间,中山市委郭文海与来自企业的市代表、政协委员们座谈时,向全市企业家作出郑重承诺。
上线“行走的办公室”“马上办办公室”,设立“企业服务1号线小时”响应机制、“一把手”公布手机号码……近年来,中山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使行政效能提速,持续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政策护航支持经营主体。
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2023年,越来越多企业向中山投出了“信心票”——曾经从中山走出去的龙头企业纷纷回归,包括建华管桩、欧普照明两大巨头宣布将华南基地放在中山;三花控股集团、中创集团等一批中国500强企业进驻中山。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月1日起,《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围绕部门职责分工、提升政务效能、优化市场环境、加强法治保障、附则等方面共设置五章57条,针对企业从进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设定了39个方面的制度措施,全方位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